中新网广州7月22日电 (记者 郭军)据广州白云机场22日通报,今年上半年,该机场客货运输实现稳健增长,枢纽能级显著提升。
其中,机场累计保障航班26.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4003.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0%和9.2%;货邮吞吐量116.9万吨,同比增长2%。国际及地区业务表现尤为亮眼,航班量5.8万架次、旅客量818.9万人次,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6.1%和22.9%,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今年上半年,广州白云机场联合国内外航空公司,成功新开或加密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9条,新增泗水、阿拉木图等重要航点,推动每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往返频次突破1600架次,航线网络覆盖93个国际及地区航点。该机场还借力“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红利,积极联动航空公司进行免签政策宣传,联合广州市文旅局、广之旅等单位开展国际中转旅客免费一日游活动,提升旅客对广州过境的吸引力,进而拉动客流增长。
货运方面,今年上半年,广州白云机场在海关、物流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保障进出口货运量超75万吨,创近年来新高。为支持广州白云机场建设“超级航空枢纽”,海关于今年4月出台了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20条举措,促进跨境人员往来更顺畅、货物通关更高效。海关支持企业通过“空空中转”模式进行货物转运,进出口货物在始发站登机后,可在白云机场停留更换货运单号,再转乘其他航班飞抵目的地,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和流程。
货运通关方面,经系统对接联动,实现“通关+物流”信息化监管、查验全流程可视化,数据传输速度提升30%。试点开展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允许跨境电商货物以散货形式进入监管作业场所,先接受海关查验,再根据实际需求拼箱装运,缩短查验放行时间70%。
此外,今年3月,全国首个“民航安检前置+海关查验前置”货站在白云机场口岸落地。此举实现了综合保税区与机场停机坪的无缝衔接,企业在机场综合保税区可“一站式”完成清关、收运、安检、海关查验等操作,出口货物收运效能提升70%。
另悉,今年暑运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为期62天。广州白云机场预计接送旅客约1460万人次,日均进出港旅客23.5万人次,同比增长6.3%;保障航班9.6万架次,日均1544架次,同比增长6.0%。
随着下半年利雅得等更多国际航线的开通以及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加速推进,这座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航空枢纽”正以更畅通的空中通道、更高效的通关环境、更智慧的服务体系,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完)
huikanqunian6yue,shirenguofangbuchangweifenghechuxidi19jiexianghui,zaifayanjieduan,yanzhengzhichu,yifangmian,renleizhengzaijinglilishishanghanjiandeduozhongweiji,lingyifangmianzhongguojunduishizhongyihepingzhishidexingxiang,queyejiangjianjuehanweiguojiazhuquan、anquan、fazhanliyifangzaihenzhongyaodeweizhi。回(hui)看(kan)去(qu)年(nian)6(6)月(yue),(,)时(shi)任(ren)国(guo)防(fang)部(bu)长(chang)魏(wei)凤(feng)和(he)出(chu)席(xi)第(di)1(1)9(9)届(jie)香(xiang)会(hui),(,)在(zai)发(fa)言(yan)阶(jie)段(duan),(,)严(yan)正(zheng)指(zhi)出(chu),(,)一(yi)方(fang)面(mian),(,)人(ren)类(lei)正(zheng)在(zai)经(jing)历(li)历(li)史(shi)上(shang)罕(han)见(jian)的(de)多(duo)重(zhong)危(wei)机(ji),(,)另(ling)一(yi)方(fang)面(mian)中(zhong)国(guo)军(jun)队(dui)始(shi)终(zhong)以(yi)和(he)平(ping)之(zhi)师(shi)的(de)形(xing)象(xiang),(,)却(que)也(ye)将(jiang)坚(jian)决(jue)捍(han)卫(wei)国(guo)家(jia)主(zhu)权(quan)、(、)安(an)全(quan)、(、)发(fa)展(zhan)利(li)益(yi)放(fang)在(zai)很(hen)重(zhong)要(yao)的(de)位(wei)置(zhi)。(。)
知道的以为你是追姑娘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知的罕见病数量有1400余种,涉及患者群体超过2000万。伴随着罕见病纳入基本医保的药物数量不断增加,罕见病患者用药的可负担性近年来得到有效提升。但对于不少患者家庭而言,依然面临着长期治疗的沉重负担,如果“保命药”在此时涨价,对他们而言,将是巨大的压力。